更新時間:2021-07-07 12:00:00 來源:
北京豐臺區一座興建于明朝的古城,
雖歷經多次修復,
城墻上依然布滿了密集的槍眼與彈坑。
這座古城和周遭斑駁的創傷,
見證了80多年前那個夜幕里的腥風血雨:
1937年7月7日,
日軍詭稱一名士兵失蹤,
悍然向盧溝橋和宛平城發起猛烈進攻,
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爆發。
這是中國軍隊在盧溝橋抗擊日軍的進攻(資料照片)。新華社發
面對空前的亡國亡種危機,
7月8日,中共中央發出
《中國共產黨為日軍進攻盧溝橋通電》
呼吁:
全中國同胞,
政府與軍隊,
團結起來,
筑成民族統一戰線的堅固長城,
抵抗日寇的侵略。
在中國共產黨的積極推動下,
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
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。
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下,
抗擊侵略、救亡圖存成為中國各黨派、
各民族、各階級、各階層、各團體
以及海外華僑華人的共同意志和行動。
盧溝醒獅
值此建黨百年之際,
請告訴孩子們這些需要永遠銘記!
告訴孩子:歷史刻骨銘心
時間過去了84年,如今抗戰的硝煙雖已散去,但歷史的風雨不能湮沒宛平的戰火,不能湮沒“七七事變”的槍聲。“七七事變”是中華民族洗刷百年恥辱的號角,更是震撼我們心頭的長久警鐘,成為我們永遠需要銘記的歷史。
告訴孩子:抗戰精神永需銘記
歷史無言,精神不朽。84年前,盧溝橋的驚天炮聲給中華民族帶來了深重的災難,同時也驚醒了一個沉睡的民族,掀開了古老中國浴火重生的澎湃篇章。
全體中華兒女冒著敵人的炮火共赴國難,千千萬萬愛國將士浴血奮戰、視死如歸,奏響了一曲氣壯山河的抗擊日本侵略者的英雄凱歌,用生命和鮮血譜寫了一首感天動地的反抗外來侵略的壯麗史詩。
歷經艱苦卓絕的斗爭,付出巨大犧牲,中國人民終于在8年后取得了抗戰偉大勝利,洗刷了近代以來中國抗擊外來侵略屢戰屢敗的民族恥辱,成為鼓舞我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力量源泉。
告訴孩子:慘痛的教訓永需銘記
前事不忘,后事之師。“七七事變”后,日軍鐵騎長驅直入,攻上海、占南京、掠徐州、進武漢,使大半個錦繡中國陷入山河破碎、生靈涂炭的悲慘境地。
在上海,淞滬會戰造成我軍民死傷數十萬人;在南京,日軍屠殺了30萬戰俘和無辜平民;在河北、山西等敵后抗日根據地,日軍以燒光、殺光、搶光的“三光政策”進行大面積掃蕩,制造了無數慘絕人寰的慘案。據不完全統計,抗戰期間死在日本軍國主義的屠刀之下的中國軍民達3500多萬。
日軍侵華惡行,罄竹難書。慘痛的歷史教訓警示國人:只有國家統一、民族團結、社會穩定、經濟發展、國力增強,人民才能幸福、祖國才有尊嚴,中華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。
紀念歷史不是為了咀嚼苦難、
延續仇恨,
而是為了重申和平與正義的價值,
從歷史中汲取智慧,
獲得開創未來的精神力量。
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。
歷史不僅關乎過去,
更關乎現在和未來。
老師和家長們,
請告訴孩子,
紀念“七七事變”,
是為了在銘記抗戰精神、
慘痛的教訓和英雄先烈之后,
奮勇拼搏,
砥礪前行。